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办公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邮件推送
聚合阅读
    访问统计
2022年 21卷 3期
刊出日期:2022-07-1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应用经济研究
物流研究
管理研究
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1 论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境遇和遵循路径 Hot!
高正礼, 吴琼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新时代,党坚持和推进理论创新拥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基础、人类伟大实践的迫切呼唤、总体有利的国际环境等显著优势和战略机遇。同时,面临着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世界科技文化进步、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党的自身建设等众多现实挑战。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必须遵循汲取百年来理论创新经验教训、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提升理论创新实践能力等现实路径。
2022 Vol. 21 (3): 1-8 [摘要] ( 227 ) HTML (62 KB)  PDF (539 KB)  ( 4357 )
9 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Hot!
王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战略和治本的高度,把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在深入推进中得到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既开启了党全面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纪律教育、完善纪律规范、强化纪律执行。
2022 Vol. 21 (3): 9-17 [摘要] ( 86 ) HTML (66 KB)  PDF (524 KB)  ( 364 )
18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增强本领的重要论述研究 Hot!
王英杰, 吴林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增强本领、增强哪些本领、怎样增强本领等问题,形成了关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增强本领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增强本领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高执政本领,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2 Vol. 21 (3): 18-24 [摘要] ( 110 ) HTML (73 KB)  PDF (515 KB)  ( 243 )
       物流研究
25 论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Hot!
王微, 李汉卿
当前,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进入新一轮重塑阶段,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和市场基础。对我国来说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和短板制约:全球政治格局与经贸规则重塑,使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外部发展环境异常复杂;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滞后,国内国际双循环面临短板断链风险。因此,加快我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以“一带一路”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布局;打造服务产业合作的枢纽经济;加强运输能力建设;加快服务网络建设,支持我国物流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交通物流治理合作。
2022 Vol. 21 (3): 25-33 [摘要] ( 98 ) HTML (63 KB)  PDF (945 KB)  ( 672 )
34 中国物流企业的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研究 Hot!
张宝友, 杨玉香, 孟丽君, 林梦嫚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3.001
物流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三废等问题,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那么,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是迫于绿色标准的不断提高还是对绿色绩效的渴望?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三者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对745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标准对绿色行为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市场标准的作用?要大于政府标准;绿色标准对绿色绩效起正向积极影响,绿色行为在两者间具有中介效应;制度质量在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特性。由此,我国应通过加快构建物流标准的政府与市场并重供给机制,加强政府制度设计与执行力,促进绿色标准绿色绩效效应的提升。
2022 Vol. 21 (3): 34-43 [摘要] ( 158 ) HTML (144 KB)  PDF (498 KB)  ( 438 )
44 疫情防控背景下北京大型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的研究 Hot!
沈吉仁, 张兴华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大型城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2020年,北京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暴发聚集性新冠疫情,由此,北京大型中心批发市场枢纽式的中心化运营模式与新冠疫情防控之间的矛盾凸显。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保障人民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供应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社会感知技术对北京现有大型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发现:北京现有大型农产品市场的空间布局在空间结构、供需平衡和经营模式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为有效应对疫情的常态化防控,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基于时间可达性的量化分析方法,解析去中心化后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对二三级批发市场的支撑作用,提出优化空间布局、区域供需关系培养和交易模式信息化等策略,为北京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2022 Vol. 21 (3): 44-52 [摘要] ( 106 ) HTML (66 KB)  PDF (5411 KB)  ( 366 )
       应用经济研究
53 基于协同供能的轨道交通能源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Hot!
李全生, 卓卉
面对全球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推动能源与交通供给革命,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是各国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途径。基于“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的轨道交通能源转型发展路径,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接入轨道交通供能网络,以铁路沿线风电、光伏等自然资源与牵引/非牵引供电系统友好协同融合技术为基础,形成轨道交通多源协同供能场景的能量管理系统,实现轨道交通能量低碳自洽高效弹性供给,具有独立运行与联合既有供电系统运行两种适配方式灵活设计接入模式,可大幅降低现有存量供电系统用电成本和未来增量系统的建设成本,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针对新能源与牵引负荷的强随机性和强波动性难题,应通过电网、新能源、牵引网、储能与列车的融合模式,确定基于协同供能的轨道交通供能系统架构,建立轨道交通多源供能自洽平衡规划系统,并进行关键装备研发与能量管理系统开发,实现基于协同供能的轨道交通能源转型发展路径。
2022 Vol. 21 (3): 53-60 [摘要] ( 133 ) HTML (1 KB)  PDF (871 KB)  ( 840 )
61 中间层组织在中欧班列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未来高质量发展 Hot!
陈海曦, 李红昌
以斯帕尔博为代表的学者在市场微观结构领域提出了中间层组织理论,这为分析中欧班列快速增长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分析认为,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不仅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构建了新型“物信关系”,促进了中欧班列的网络经济性发挥。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市场定位有待厘清,以进一步发展其竞争优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以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协同协作有待加强,以开拓合作共赢局面。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需创新完整运输产品,健全中间层组织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中间层组织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等。
2022 Vol. 21 (3): 61-69 [摘要] ( 90 ) HTML (85 KB)  PDF (1057 KB)  ( 256 )
70 网运关系调整视角下的铁路运价机制改革研究 Hot!
汤一用, 李文兴, 纪超
铁路网运关系是指铁路基础设施网络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关系,是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管理体制能否适应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铁路初步实现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网运关系调整势在必行。我国铁路网运关系调整主要有网运分离、区域公司两种备选模式。铁路运输价格作为运输市场中调节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参与竞争的重要工具,其改革应紧随铁路网运关系调整步伐。在网运关系调整的两种备选模式下,应针对目前运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模式的组织机构重组、引入竞争方式等特征,对相应的运价机制进行改革。在网运分离改革模式下,推行网运分开,区分铁路行业垄断环节和竞争环节,进行分类定价和监管。在区域公司改革模式下,应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扩大运输主体定价权力,根据区域内运输市场竞争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灵活多变的运价体系和运价形式。
2022 Vol. 21 (3): 70-77 [摘要] ( 104 ) HTML (71 KB)  PDF (489 KB)  ( 299 )
78 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比较研究 Hot!
李砚忠, 苗源源
城市群是区域内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熟标志和最高空间组织形式,进入新阶段,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迅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经济流的强度反映了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是城市群协同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本研究基于万有引力公式,采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最新城市面板数据,计算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流总强度及三次产业经济流强度,并对影响经济流强度的变量因素加以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呈现“双核心、两端化”,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单核心、多中心、C型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呈现“多中心、网络化”的形态特征。基于此,本文围绕引力模型中的影响变量,借鉴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亟须形成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京津冀城市群“GDP”有量有质,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人口”要素流动有序有畅,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实现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纵横一体,进一步打造网状交通体系,从而实现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的协同发展,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新动能。
2022 Vol. 21 (3): 78-91 [摘要] ( 105 ) HTML (47 KB)  PDF (1963 KB)  ( 378 )
       管理研究
92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十三五”时期发表论文的梳理 Hot!
刘刚, 唐寅, 殷建瓴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在取得一系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论文发表数量下滑、量化研究水平有待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较弱等问题。本研究系统梳理、综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学者所发表的企业文化研究相关论文,从研究的内容、情境、方法与影响力四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研判,总结了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企业文化的具体落地、企业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数字化情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等研究内容突破的重点方向以及深化案例与量化研究、注重多学科方法的融合等研究方法创新的努力方向。
2022 Vol. 21 (3): 92-101 [摘要] ( 99 ) HTML (95 KB)  PDF (587 KB)  ( 594 )
102 PPP模式中社会资本方的风险管理框架 Hot!
叶苏东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3.012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中,社会资本方可能面临巨大风险。为了管理PPP项目风险,遵循ISO31000提出的“把风险管理融入组织的管理过程”原则,结合访谈调查成果,把PPP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分析社会资本方在每个阶段的风险管理目标,并确定每个阶段的风险管理重点,把风险管理过程融入PPP项目运作过程,从而形成了社会资本方的项目风险管理框架,并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的6道防线,可为社会资本方管理PPP项目风险提供指导。
2022 Vol. 21 (3): 102-109 [摘要] ( 101 ) HTML (54 KB)  PDF (887 KB)  ( 235 )
110 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Hot!
胡杰武, 吴晖
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近十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二元边际,即广度和深度的影响,探究产业集聚在二者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优势可以拓展企业跨国并购的二元边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并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产业集聚可以加强全要素生产率与跨国并购二元边际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会拓展企业跨国并购的二元边际。其中,技术进步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技术效率变动的贡献略有不足。因此,为使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产生更好的并购效果,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前应对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全面审慎的评估;企业应充分利用集聚条件,将产业集聚优势转化为自身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便利。
2022 Vol. 21 (3): 110-123 [摘要] ( 97 ) HTML (179 KB)  PDF (1084 KB)  ( 243 )
124 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研究——基于PCA-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 Hot!
汤飞, 赵方, 宁雪, 刘金平, 柴金川
科技创新平台对行业科技创新起到支撑引领作用,在综合考虑创新平台建设审批机构、行业管理部门及依托建设单位各相关方的关注诉求要点基础上,梳理建立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PCA-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方法模型,对部分创新平台进行评价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建立的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反映平台的建设运行状态;基于PCA-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对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综合评价;运用提出的方法开展平台实际评价可以准确地定位平台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细致地描述平台间的对比差异。
2022 Vol. 21 (3): 124-136 [摘要] ( 119 ) HTML (178 KB)  PDF (1450 KB)  ( 286 )
       专题研究
137 智能合约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应用:路径、难题与法律因应 Hot!
王东, 程园园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具有去中心化、可信任、不可篡改、可验证等特点,其自动执行的特性更是打破了传统合同的交易方式和习惯,因此,被认为是区块链技术中最有潜力的应用。智能合约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政府采购质量、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但同时面临诸如传统合同转化为智能合约而产生的法律语言到技术语言理解转换的障碍问题、合同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如何适用招投标智能合约的法律适用难题以及代码瑕疵和代码漏洞带来的招投标信息安全难题。当下智能合约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应用场景主要通过相应技术对政府采购招投标中“赋值”“赋能”“赋权”三重路径实现。需要以“软法”模式重塑智能合约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应用规则,构建智能合约适用合同法原则和规则的具体规则,完善对智能合约应用安全的法律柔性监管机制,构建区块链技术嵌入的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安全多维监督方式。
2022 Vol. 21 (3): 137-146 [摘要] ( 106 ) HTML (79 KB)  PDF (569 KB)  ( 357 )
版权所有 © 2016 BJTUICP备2401040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51682711 传真:(010)51685215 E-mail:bfxbsk@bjt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