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办公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邮件推送
聚合阅读
    访问统计
2022年 21卷 2期
刊出日期:2022-04-24

数字经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应用经济研究
物流研究
国家社会治理研究
 
       数字经济研究
1 数字经济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Hot!
冯楠, 任彬彬, 黄梓宸, 李敏强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1
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制造资源,构建起了产业生态圈中的信息交换核心枢纽,通过连接工业生产全要素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了数字经济下新型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但是,由于信息泄露风险的存在,使得成员企业主动参与信息共享的意愿较低,导致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信息共享补贴和信息增值服务的激励策略,以调动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共享的积极性,通过基于Agent模型的仿真方法,验证了所提出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各类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信息共享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激励策略的动态调整提供建议。
2022 Vol. 21 (2): 1-13 [摘要] ( 94 ) HTML (177 KB)  PDF (629 KB)  ( 622 )
14 营商环境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表现与作用机制 Hot!
史宇鹏, 王阳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2
营商环境建设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各级政府着力推进的两大重点任务。基于“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系统考察营商环境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率,而且能够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营商环境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因企业规模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此外,营商环境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会因企业所处产业、盈利能力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并不会因其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别。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改善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对盈利前景的信心,进而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可为深入理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以及政府如何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
2022 Vol. 21 (2): 14-28 [摘要] ( 119 ) HTML (208 KB)  PDF (686 KB)  ( 623 )
29 管理模式转型视角的数字化管理适应性变革研究——以字节跳动为例 Hot!
何斌, 赵楠, 何琴清, 胡卫敏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3
基于跨体系数字化转型理论,从管理模式转型的视角,以字节跳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实现数字化管理适应性变革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字节跳动通过创新型文化的构建、自驱型组织的打造和协作型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从KPI到OKR的管理模式转型。由此,从管理模式转型视角提出数字化管理适应性变革的过程模型,即通过创新型企业文化、自驱型组织结构和协作型技术平台,推动企业从科层制管理模式转型为网格制管理模式,形成适应数字经济环境的管理模式。本文为跨体系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情境化的过程机制解释,为企业形成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和内部管理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新型管理模式提供了实践启示。
2022 Vol. 21 (2): 29-36 [摘要] ( 150 ) HTML (74 KB)  PDF (969 KB)  ( 1275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3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若干次“六中全会”研究 Hot!
周良书, 杨弟福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九次“六中全会”,其中心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有着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历史决议”的方式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与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相呼应,体现了党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不断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022 Vol. 21 (2): 37-42 [摘要] ( 135 ) HTML (49 KB)  PDF (437 KB)  ( 336 )
43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利益观:形成逻辑、内涵要义及价值意蕴 Hot!
王凯丽, 米亭, 陈树文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5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利益观是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思想的理论精髓,赓续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优良传统,分析新时代人民利益现实境况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利益观以遵循新时代“什么是人民利益”—“怎样看待人民利益”—“如何实现人民利益”为演进进路而铺陈展开,建构起了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要素的立体化逻辑架构,既包含发展主题、价值定位、工作思路、检验标尺、实现路向、国际担当等丰富的内涵要义,也内蕴着深厚的价值意蕴,为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思想增添了新内容,为构建新型党群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遵循,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022 Vol. 21 (2): 43-50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522 KB)  ( 288 )
51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逻辑 Hot!
郑士鹏, 蔺云帆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6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贯穿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其发展过程深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逻辑。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发展不但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党的初心使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需要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关系,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党的人民观。
2022 Vol. 21 (2): 51-58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453 KB)  ( 228 )
59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 Hot!
曹桢, 喻一珺, 王钰菡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7
习近平提出的“大思政课”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创新,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具有丰富的内涵,既要准确理解大在何处,又要知道如何善用。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关键是要树立协同意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与资源支持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使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社会元素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管理、机制、功能、保障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融合。为此,应着力构建高校与社会元素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机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协同链条、充实教学内容,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质增效,巩固协同育人成果。
2022 Vol. 21 (2): 59-67 [摘要] ( 88 ) HTML (1 KB)  PDF (528 KB)  ( 522 )
       应用经济研究
68 “十四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思路 Hot!
汪鸣, 向爱兵, 杨宜佳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8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应把握新时代新特点,以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为目标,聚力聚焦转型升级、综合发展、一体融合、精细共生,加快构建形成安全绿色、便捷高效、智慧人文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2 Vol. 21 (2): 68-75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516 KB)  ( 637 )
76 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的路径和方法研究 Hot!
丁树奎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09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以CBTC和FAO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实现了完全自主化,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自主创新进入以“并跑”和“领跑”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为更好推进自主创新,实现战略性、全局性的科技引领,应从“创新原则、创新路径和创新方法”三个方面研究适用于国情和时代特色的城轨自主创新模型,在把握城市轨道交通本质特征和创新规律基础上,设计面向运营场景的用户需求提炼方法和基于成熟度模型的技术选择方法,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路径。
2022 Vol. 21 (2): 76-85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1305 KB)  ( 449 )
86 区际产业转移、空间关联与就业技能结构 Hot!
陈龙, 魏诚一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0
构建区际产业转移对就业技能结构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基于资本和技术空间流动的视角建立空间权重矩阵,采用1997-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区际产业转移与空间关联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看,高技能就业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区际产业转移对本地区高、中、低技能就业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周围地区低技能就业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看,转出地和转入地高、中、低技能就业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区际产业转移对转出地高、低技能就业和转入地中等技能就业分别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细分转入地后发现,区际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且显著;相比之下,对西部地区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技能结构双重优化,应进一步扩大区际产业转移规模,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建设投资力度。
2022 Vol. 21 (2): 86-99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887 KB)  ( 172 )
100 “尾号限行”政策对居民机动车出行选择的影响研究 Hot!
周耀东, 李宛华, 孙昭昱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1
以北京市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MNL模型,从出行选择、习惯和政策规避实证分析限行政策对居民机动车出行选择的影响效应,剖析居民对限行政策的反应机制。实证发现,在限行政策下,居民的出行选择来自隐性时间价值和出行习惯的权衡;出行习惯、机动车数量等从不同层面显著影响居民的出行选择;限行政策对不同收入群体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
2022 Vol. 21 (2): 100-112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983 KB)  ( 403 )
       物流研究
113
双重不确定下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Hot!
张旭,张海燕,袁旭梅,郝迎春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2
导读:  
针对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中需求和时间不确定的问题,综合考虑直接运输成本、转运成本、时间成本、碳排放成本,建立混合鲁棒随机优化模型,设计基于随机采样的遗传算法并进行有效性检验。通过算例研究比较不同不确定模式下低碳多式联运运输方案及成本,并分析不确定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确定模式会影响低碳多式联运的运输决策,需求不确定的鲁棒优化会使总成本增加,时间的不确定性对总成本的影响呈现无明显规律的波浪形变化趋势。由此,多式联运承运企业可以通过综合权衡不确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最大遗憾值、关注和加强时间约束等方式提高复杂市场情境的应变能力,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进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2 Vol. 21 (2): 113-121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681 KB)  ( 443 )
124 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时空差异及其收敛性 Hot!
刘宏伟, 杨荣璐, 石红娟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3
本文运用SBM-DEA模型测算了60个物流枢纽城市十年的物流产业效率值,对不同区域枢纽城市物流效率的发展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枢纽城市年均效率值最高,其中广州、深圳、舟山效率值一直为1;中部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快速提升并在2019年以微弱优势超越东部,其中芜湖、南阳、安阳、岳阳发展势头强劲;西部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值较低,成为制约全国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提升的瓶颈;东中部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追赶效应都比较突出,且趋向一种高效率状态,但西部各枢纽城市物流效率逐渐趋于各自不同的稳定状态,不存在追赶效应,致使无法缩小与东中部的差距。为提升枢纽城市物流业效率,应正视因物流先导性未有效展现所带来的短期性效率低下,完善以枢纽为关键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同时利用骨干流通大通道打破枢纽城市边界限制,通过在西部枢纽城市组织货源和输送商品来带动和引领其物流需求。国家物流枢纽对承载城市的物流业效率促进作用尚未全部显现,应持续关注枢纽建设政策对城市物流的影响。
2022 Vol. 21 (2): 124-133 [摘要] ( 102 ) HTML (119 KB)  PDF (2112 KB)  ( 404 )
       国家社会治理研究
134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 Hot!
唐文鹏, 李婧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4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极为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需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筑牢法治实施的根基;加快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把握法治实施的关键;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为法治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彰显法治实施的制度优势;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夯实法治实施的社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优化,而且需要加强它与法治体系诸子体系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发挥良性互动作用。
2022 Vol. 21 (2): 134-142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562 KB)  ( 216 )
143 大数据驱动下公共治理变革研究综述——基于2013-2020年CSSCI及核心期刊来源的文献计量分析 Hot!
马海韵, 袁园
DOI: XX.XXXX/j.issn.1672-8106.2022.02.015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数据公共治理”已成为公共管理学者们竞相研究的热点论域。自学界公认的大数据元年即2013年以来,国内学术界输出的“大数据公共治理”相关研究体量较大,现阶段亟待对其进行科学评析和综述概览,以回应“大数据驱动下公共治理变革”实践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3-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中“大数据驱动下公共治理变革”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其研究热点主要聚焦治理范式、技术理性、价值理性;研究脉络中“电子政务、云计算、政府网站”等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趋弱,“路径、精准扶贫、开放政府数据”等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渐增。研究发现,“大数据驱动下公共治理变革”整体上呈现出研究主题重返人本主义、研究内容追求实用主义、研究方法走向“第四范式”等特点。未来,“大数据驱动下公共治理变革”相关研究将在研究内容上更具“技术”特征、在研究主题上更关照社会现实。
2022 Vol. 21 (2): 143-154 [摘要] ( 354 ) HTML (1 KB)  PDF (3034 KB)  ( 1755 )
版权所有 © 2016 BJTUICP备2401040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51682711 传真:(010)51685215 E-mail:bfxbsk@bjt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