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办公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邮件推送
聚合阅读
    访问统计
2023年 22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10-1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应用经济研究
物流研究
管理研究
法学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专题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专题研究
1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Hot!
张辉, 张明哲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发展格局,我国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新形势是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必要条件。基于本文构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分析沿线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数字治理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应用三大因素是造成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应高度重视重点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深化“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走出去”,与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2023 Vol. 22 (4): 1-10 [摘要] ( 54 ) HTML (1 KB)  PDF (747 KB)  ( 634 )
11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通道体系建设 Hot!
王微
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最具成效的贸易通道和新型国际物流公共产品。但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班列开行“散、乱、低”问题突出,运输资源“过度紧张”与“低效浪费”并存;综合运输成本高,补贴力度大;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瓶颈;合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政策支持亟待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整体滞后。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全球百年变局的持续演变,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通道体系建设,应加强战略谋划和整体规划,为班列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以集散中心为核心培育枢纽和推动班列线路优化,实现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开行方式转变;加快完善班列支持政策体系,由补运价转向降成本、补短板、提水平,助力发展能力提升;加快改善境内外沿线基础设施和提升班列现代化水平;加强境外合作,进一步聚集国际货源和促进班列双向协调发展;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加快完善多层次协调机制,促进合作共赢。
2023 Vol. 22 (4): 11-18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748 KB)  ( 795 )
19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欧班列建设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发展方向研判 Hot!
魏际刚, 王杨堃
中欧班列是国际铁路联运领域的重要创新,也是 “一带一路”倡议扎实落地的典范和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纽带,历经早期探索与孕育、常态化和规模化发展、整体建设和规范发展、布局转变及发展质量巩固稳定提升几个发展阶段。中欧班列的建设发展开创了国际运输新局面、开辟了铁路改革新路径、开启了内陆开放新篇章,对于提升国际贸易运输体系韧性水平、深化我国铁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亚欧大陆内陆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协调合作、坚持创新驱动和底线思维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未来,应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坚持市场化发展;加强协调与联动,坚持区域协同化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通道多元化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2023 Vol. 22 (4): 19-27 [摘要] ( 90 ) HTML (1 KB)  PDF (2993 KB)  ( 497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28 资本逻辑研究的五重维度 Hot!
付文军, 张楚媛
资本逻辑作为当代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而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资本逻辑的解读过程中,学者们围绕“内在规律说”“增殖运动说”和“双重意涵论”三种阐释进路展现了资本逻辑的理论内涵。不仅如此,学者们还系统梳理了资本逻辑在经济、制度、意识和权力关系运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辩证分析了资本逻辑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即在对资本推动生产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诸如公平正义、生命宰制、不平衡发展等系列问题的实质性批判。在辩证把握资本逻辑的基础上,“瓦解论”和“驾驭论”成为应对资本逻辑的基本策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需要就教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以在理论阐释和现实对接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驾驭资本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为深化21世纪资本主义批判和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新局面。
2023 Vol. 22 (4): 28-37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615 KB)  ( 410 )
38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 Hot!
张龙丽, 杨蔚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法宝。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和善于总结的反思批判精神。在党的百年发展中,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在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美好生活、加强自身建设、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等方面彰显了重要价值。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自觉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斗争精神,激发历史主动性;积极投身实践,践行历史使命和勇于担当。
2023 Vol. 22 (4): 38-45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559 KB)  ( 331 )
46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Hot!
潘中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基于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集中型、科层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思维方式上,要从科层化向平等交互方式转换;技术手段上,要从人力-经验驱动向数据-智慧驱动转换;工作方式上要从单向流程式向三全协同式转换。信息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基于开放、平等、互动、协作、共享等特征,更新教育理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水平;提高三全育人的网络针对性和时效性。
2023 Vol. 22 (4): 46-51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487 KB)  ( 320 )
       应用经济研究
52 我国国家铁路债务风险成因与化解对策研究 Hot!
周绍妮, 周之恬, 张秋生
国家铁路1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其市场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风险点。基于对国家铁路近17年来债务形成过程的分析,发现其债务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尚未解决的历史债务总量高企、资本金不足下的高位投资、铁路建设投资的特殊性以及不完善的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等是导致债务负担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基于债务的形成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相关债务风险化解经验,本文认为国家铁路债务风险的化解需遵循分阶段、分类别、多主体共同解决的原则,即历史债务需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铁集团通过如政策性债转股、铁路专项资金、市场化定价等方式合力共担,相关各方需给予必要的保障支持。
2023 Vol. 22 (4): 52-62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989 KB)  ( 687 )
63 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双重约束下制造企业低碳生产演化博弈研究 Hot!
李国志, 袁娜, 颜诗旋, 娄梦薇
利用演化博弈和数值仿真方法对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双重约束下制造企业低碳生产行为进行研究,并对静态奖惩和动态奖惩两种机制下的企业决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静态奖惩机制下,当公众监督约束较强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策略调整确保企业选择低碳生产。当公众监督约束较弱时,政府监管约束无论强弱,企业选择低碳生产的概率均较低。其中,当政府监管约束较强,且地方政府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成本时,企业低碳生产概率呈上下震荡式变化。此时,如果地方政府实施动态奖惩机制,企业低碳生产概率将呈明显的收敛趋势。并且当惩罚额度和声誉损失增加时,企业低碳生产概率将增加,但是奖励额度增加时,低碳生产概率反而会下降。为了推动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力度;政府监管措施方面,应实施动态奖惩机制,并且以惩罚机制为主,奖励机制为辅。
2023 Vol. 22 (4): 63-75 [摘要] ( 43 ) HTML (1 KB)  PDF (4553 KB)  ( 442 )
       管理研究
76 从技术并购到自主创新:演化机制与路径 Hot!
崔永梅, 杨婷羽, 李瑞, 吕佳钰
企业自主创新对于积极推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并购到自主创新的纵向演化机制与路径,并观察自主创新绩效。研究发现:技术并购演化为自主创新遵循“技术甄别期的二次创新—技术转移期的集成创新—技术重构期的原始创新”三阶段路径:以开发性创新实现技术的创新式应用;以探索性创新实现技术的创新式跃迁;以双元创新融合赋能自主创新。因此,技术并购并非与自主创新完全排斥,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实现前期技术积累,并在全过程中培育双元创新能力,以此逐步演化为可持续的自主创新。
2023 Vol. 22 (4): 76-86 [摘要] ( 44 ) HTML (1 KB)  PDF (1400 KB)  ( 715 )
87 组织制度化研究述评与展望 Hot!
梁斐然, 王利平
当前,对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具有重大意义的组织制度化研究不断受到关注和重视。系统梳理组织制度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发现组织制度化建基于制度微观基础,受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的影响。组织制度化本质上是由合法性、文化渗透、行动驱动、权力参与、制度变迁,以及技术契机等基本要素共同形塑的,蕴含着扩大制度性秩序的内在动力。结合当今网络智能和信息大数据的时代情境来看,未来组织制度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理论发展的可拓展性、研究方法转向语言学方法、大数据技术将成为组织制度化的契机。
2023 Vol. 22 (4): 87-99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943 KB)  ( 928 )
100 医联网失真健康信息的三维审视:内涵与成因·特征与分类·识别与治理 Hot!
朱宏淼, 莫雨桐, 齐佳音
失真健康信息,即与医疗健康相关,在传播过程中因受信息生产者意图、外界噪音干扰、传播媒介特质和信息接收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部分偏离原始准确意义(或客观真实情况)的信息。这类失真信息的产生与学界对某一健康话题的争议观点被快速传播、信息生产者专业知识匮乏、社会公众存在恐慌/焦虑心理、部分商家为牟利故意为之以及AI智能写作工具的误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失真健康信息误导性强、传播面广、不易识别、时效性长、危害性大,亟须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和治理。在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其进行识别的同时,应建立医联网全平台健康信息治理机制,多方携手共同打造清朗的健康信息环境;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资源,开展医疗健康知识科普活动,提升大众对各类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建立相关激励制度,提升医护人员信息甄别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及时发布真实、科学的健康信息,增加真实健康信息出现频率,正确引导公众。同时,直面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健康信息传播带来的新挑战,及时调整治理策略。
2023 Vol. 22 (4): 100-110 [摘要] ( 46 ) HTML (1 KB)  PDF (834 KB)  ( 876 )
       物流研究
111 考虑需求与税率不确定性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协同激励机制研究 Hot!
马述忠, 刘夙扬, 柴宇曦
跨境电子商务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形势,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协同化运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挥新业态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以产品供应商和跨境电商平台构成的二级跨境电商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消费者需求受到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努力水平的影响,构建产品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基于需求预测视角分析需求和税率不确定情形下协同激励机制对供应链成员协同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平台总会因协同获利,而产品供应商的协同策略选择与消费者对于平台服务努力水平的敏感系数和税率状态的先验概率有关。当敏感系数位于中间水平且税率状态的先验概率满足一定条件时,跨境电商供应链存在帕累托优化的可能性,即恰当的协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产品供应商采取协同策略。需求不确定性和产品供应商议价能力正向影响最优转移支付的值,且协同激励机制的实施难度随跨境电商平台需求预测精度和税率的减少而增加。
2023 Vol. 22 (4): 111-125 [摘要] ( 75 ) HTML (1 KB)  PDF (2542 KB)  ( 373 )
126 数字化对全渠道供应链整合的驱动机理及绩效影响研究:基于供应链实践观视角 Hot!
宋光, 宋少华, 施先亮
出于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顾虑,全渠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依然缓慢。许多学者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数字化对全渠道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数字化对全渠道供应链整合的驱动机理与效果并未得到全面验证。本研究基于供应链实践观构建实证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188家全渠道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不仅驱动全渠道供应链整合,且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供应链整合对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在全渠道变革中,应该正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各类挑战,通过供应链流程重塑、跨渠道资源再配置等手段实现高水平供应链整合。
2023 Vol. 22 (4): 126-136 [摘要] ( 47 ) HTML (1 KB)  PDF (960 KB)  ( 1476 )
       法学研究
137 论破产重整计划的情势变更 Hot!
范志勇
破产重整计划融合了当事人团体意志的契约内核与司法既判力的形式效力,在重整计划变更的自由与限制的张力之间,应该以情势变更为中心,全面建构我国重整计划变更的实体与程序规范体系。重整计划变更的客观情势可以涵盖并无本质区别的不可抗力事件,并应坚决排除纯粹商业风险因素的干扰。在重整计划情势变更中,当事人应承担再交涉义务,以通过私人意思自治的方式妥当安排破产权益。重整计划情势变更的申请人范围应包括管理人、债务人与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准用原计划的表决与批准的程序规则,法院应对计划变更开展实质性司法审核。
2023 Vol. 22 (4): 137-144 [摘要] ( 50 ) HTML (1 KB)  PDF (536 KB)  ( 363 )
145 论安保义务人追偿权的理论基础及行使范围 Hot!
张长青, 房昀玮
《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了安保义务人在第三人侵权时未尽到安保义务的补充责任及其追偿权。安保义务人追偿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安保义务人承担补充责任后就超出自己责任的部分对直接侵权人享有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基于当事人间的利益衡量、《民法典》规范体系和比较立法例,安保义务人追偿权的行使范围应采用全部补充+部分追偿模式,即安保义务人在第三人下落不明或者无资力赔偿时,在承担全部的补充赔偿责任之后,有权就超出其内部责任份额的部分向第三人追偿,而且安保义务人就清偿所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清偿产生的损害赔偿亦对第三人享有追偿权。
2023 Vol. 22 (4): 145-152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517 KB)  ( 566 )
版权所有 © 2016 BJTUICP备2401040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51682711 传真:(010)51685215 E-mail:bfxbsk@bjt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