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流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三废等问题,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那么,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是迫于绿色标准的不断提高还是对绿色绩效的渴望?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三者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对745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标准对绿色行为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市场标准的作用?要大于政府标准;绿色标准对绿色绩效起正向积极影响,绿色行为在两者间具有中介效应;制度质量在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特性。由此,我国应通过加快构建物流标准的政府与市场并重供给机制,加强政府制度设计与执行力,促进绿色标准绿色绩效效应的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以及回收再利用等绿色行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是所有企业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性的物流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三废等问题。并且,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关联密切,物流业绿色行为将对其他产业绿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是迫于绿色标准的不断提高还是对绿色绩效的渴望?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三者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聚焦于此,力图从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三者关系的角度,探讨如何促使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并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以期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学术界关于物流企业绿色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和绩效评价两方面。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的环境监管压
首先,现有研究通常是假设“标准同质”的,实际上,不同性质的绿色标准对企业绿色行为及绿色绩效影响是有差异性的。我国标准的制定存在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不同机制。从其形成过程看,政府主导标准(以下简称为“政府标准”)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标准委员会的协调机制;市场主导标准(以下简称为“市场标准”)的形成更多地来自于成员企业的协商机制。基于两种不同的制定机制,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在约束力、效率和提升企业利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其次,现有研究一般假设“标准实施与企业标准化行为”具有天然一致性,但事实上绿色标准能否驱动物流企业实施绿色行为,还必须考虑制度质量的调节作
最后,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企业绿色行为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量化分析,对运营绩效关注不多。企业经济绩效主要指企业绿色行为可以获得消费者好的口碑进而提升销售利润,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成本节约
鉴于此,本文将政府标准、市场标准与企业环境绩效、经济绩效与运营绩效统一纳入到物流企业绿色行为的研究框架中,尝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物流企业在不同性质标准的压力下,其绿色行为的真正动因及其对绿色绩效的影响程度,力图回答以下问题: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对我国物流企业的绿色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制度质量水平下存在怎样的区域性差异?企业绿色行为怎样改善其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运营绩效,最终的“净效应”如何?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期望探寻物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路径的可行性,希望能为实施与完善我国物流标准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为物流企业获得绿色绩效提供路径选择。
企业本质上是多方契约关系的总和,企业为了满足各方利益会通过与自身一致的目标进行调整与反应,以及在外部制度环境下寻求其可持续发展的路
H1:绿色标准对物流企业的绿色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政府标准出于宏观考虑,具有强制
H1a:市场标准比政府标准更显著促进物流企业的绿色行为。
当前,研究绿色物流对国家环境、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成为工作重
H2:绿色行为对物流企业的绿色绩效的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运营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市场标准比政府标准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
标准可以通过规范组织内部流程和提升组织内部知识共享与相互间的信任,实现减少对外部环境污染、提升组织内部经济效率的目的。Venkateswaran
H3:绿色标准对物流企业的绿色绩效具有正向作用,且市场标准比政府标准的正向作用更显著。
企业在做战略决策时,既要考虑行业情况(如同行竞争程度)与企业能力(资金、人力和技术能力),又要考虑制度背
H4:制度质量在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关系中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因东部地区的制度质量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其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显著。
为保证所采用的量表科学可读性强,本文首先对英文量表进行多人及之间的背靠背单独翻译,通过多次交流后达成一致;其次,各邀请十余位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咨询后修正;最后,选择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和达物流园区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并再一次修正问卷的可读性与准确性。为避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样本的影响,本文选取上海、广州、杭州、西安、郑州、武汉、成都、昆明和呼和浩特为调查城市,基本覆盖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问卷发放主要通过与各地方物流园区联系,主要问卷调查对象是园区及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为提高问卷的回收率,研究团队向被调查对象保证其调查数据的保密性,以及研究成果中不会披露企业与物流园区的具体信息,并承诺向他们提供研究成果报告。此次问卷调研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向上述9个城市40个物流园区共计1 200家物流企业发送了电子邮件或纸质调查问卷。最后共有945家企业回复了电子邮件或直接参与了纸质问卷,响应率为59.1%,共收集了930份问卷,删除不合格的后留下有效问卷数量为745份,有效率为80.1%。(见
基于国内外成熟量表,本研究团队根据专家学者及从业者的意见与建议,对部分测量题项进行了修正,并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1代表完全不赞成,5代表完全赞成。其中:
(1)绿色标准。本研究的绿色标准主要涉及物流领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循环再利用等方面标准。市场标准主要指我国物流领域内的团体标准,政府标准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主导所制定并实施的国家和行业物流标准。参考Henso
本文利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同源方差检验,最终析出6个共同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23%,且首个因子解释39.67%的变异量,未超过50%的门槛值,因此,不存在同源误差问题。在信度检验方面,本文利用Cronbach’s a系数与组合信度进行,结果见
注: *、**、***分别表示在置信度(双尾)为10%、5%和1%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对角线上加粗的数据是对应构念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的平方根
首先,采用多元回归的方式检验绿色标准对绿色绩效的直接影响。
注: 系数为标准化的值,
为降低共线性问题,在做调节作用检验之前,本文对绿色标准与制度质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处理后的变量名由“Z”加上原变量名构成,并构建两者的乘积项,检验结果见
本文通过收集745份物流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绿色标准、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关系以及制度质量在它们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绿色标准对绿色绩效有积极正向影响,但市场标准与政府标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研究表明,政府标准对绿色绩效中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市场标准对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运营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市场标准对经济绩效和运营绩效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政府标准,但在环境绩效方面正相反。
2.绿色标准可以促进企业绿色行为进而提升了绿色绩效。物流企业或因外在压力(政府标准)或源于企业内在需求(市场标准)驱动着绿色行为,企业绿色行为主要通过成本领先和绿色差异化两种方式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3.制度质量积极地调节着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之间的关系。制度质量在政府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市场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前者的调节效应更为明显。
1.应实现物流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为主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提升物流企业绿色标准的绿色绩效效应。2017版《标准化法》修订后,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二元主导的标准制定管理体系。政府主导的标准定位于公益性领域,其作用是确保“底线”;市场主导的标准主要是满足市场创新所需,其技术要求应高于国家标准的底线要求。虽然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均对绿色行为及绿色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但相比而言,市场标准要比政府标准的影响更明显。与国外标准制定以市场主导的机制不同,我国一直实行政府主导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因此,一方面,为使标准化工作更契合市场和创新需要,行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协商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创新标准市场化模式,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最终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由政府为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市场主导的标准化工作机制运行时间不久,以团体标准为主体的市场标准化工作仍然存在“标准立项的预调研不充分导致标准制定过程中修改内容较多;制定标准动机不纯,导致标准无实际应用的意义;企业参与度少,标准推广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这是今后我国物流团体标准工作需要努力改变的方向,充分发挥私有标准的创新效应。
2.提升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力,利用高质量的制度促进绿色标准的绿色绩效。制度质量不仅对绿色标准与绿色行为之间关系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也可以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绿色行为。同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之间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制度质量较好的东部地区,绿色标准对绿色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更注重本地区的制度建设,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技术能力的绿色标准化工作的监管机制,加强标准执行力度,使得实施的绿色标准既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等效应的同时,有效避免绿色标准对企业部门之间灵活性降低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市场主导标准对我国物流企业的绿色行为与绿色绩效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政府主导的标准。因此,各地方政府除了一般的政策设计能力的提升外,尤其要注重本辖区内市场主导标准供给能力提升工作,为各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联盟)和行业标杆企业从事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实施等工作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HO YH, LIN CY, TSAI JS. An empirical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infusion of green practices in Chinese logistics compan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14,4 (2):159-189. [百度学术]
OBERHOFER P, FURST 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22 (6):374-389. [百度学术]
李卫宁,吴坤津.企业利益相关者、绿色管理行为与企业绩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5):91-103. [百度学术]
COLICCHIA C, MARCHET G, MELACINI M, et al. Build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59 (15):197-209. [百度学术]
MIN H, KO HJ. The dynamic design of a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3):176-192. [百度学术]
BAI C, SARKIS J. Flexibility in reverse logistics, a framework and evalua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3,(47):306-318. [百度学术]
MARSAL-LIACUNA. The standards evolution: A pioneering Meta-stand and framework architecture as a novel self-conformity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tool[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2018,(55):106-115. [百度学术]
李钢,刘鹏.钢铁行业环境管制标准提升对企业行为与环境绩效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2):8-14. [百度学术]
URCIUOLI L. The risk of standards proliferation- an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transport standard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18,(116):591-602. [百度学术]
毕勋磊.技术标准的影响与形成的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36-40. [百度学术]
王建明.资源节约意识对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3,(8):76-90. [百度学术]
ISAKSSON K, HUGE-BRODIN M. Understanding efficiencies behind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green offerings. Manage[J]. Res Policy Rev,2013,36 (3):216-238. [百度学术]
AGYEMANG M, ZHU Q, ADZANYO M, et al. Evaluating barriers to green supply chain re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practices in the West Africa cashew industry[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8,(136): 209-222. [百度学术]
ZHU Q, SARKIS J, GENG Y.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5):449-468. [百度学术]
LU MX, XIE RH, CHEN P R, ZOU YF, TANG J. Gree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performance: an improved composite index[J]. Sustainability, 2019,11(10):1-17. [百度学术]
FERGUSON D. CSR in Asian logistics: operationalization within DHL (Thailand)[J]. Jour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011,30 (10):985-999. [百度学术]
SROUFE R,CURKOVIC S.An examination of ISO 9000:2000 and supply chain quality assur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4):503-520. [百度学术]
OLIVEIRA OJD, SERRA JR, SALGADO MH. Does ISO14001 work in Brazil?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18):1797-1806. [百度学术]
MUNUZURI J,BELTRAN J,MARTIN E, et al.ISO9001 and standardized logistics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Spanis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13,24(4):479-495. [百度学术]
KISSLING R, COUGHLAN D, FITZPATRICK C, et al. Success factors and barriers in reus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J]. Resource, Conservation&Recycle,2013, (80): 21-31. [百度学术]
JESUS GA, ALICIA TG, JOSE C.“Packaging logistic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s: the role of meta-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J].Production,2016,26(2):261-272. [百度学术]
LEE CKM, LAM JSL. Managing reverse logistics to enhance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ial marketing[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41(4), 589-598. [百度学术]
LAM JSL, NOTTEBOOM T.The greening of ports: A comparison of port management tools used by leading ports in Asia and Europe[J].Transport Reviews,2014,34(2):169-189. [百度学术]
YEN YX, YEN SY. Top-management’s role in adopting green purchasing standards in high-tech industrial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65):951-959. [百度学术]
MURADIAN R, PELUPESSY W. Governing the coffee chain: the role of voluntary regulatory systems[J]. World Development. 2005,(33):2029-2044. [百度学术]
HENSON S. The role of public and private standards in regulating international food markets[J]. Journal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Trade Development, 2008,(4): 63-81. [百度学术]
方放,刘灿.团体标准裂化、元治理与政府作用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2018,(1):23-33. [百度学术]
DEKKER R, BLOEMHOF J, MALLIDIS I. Operations Research for green logistics—An overview of aspects, issues,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2, 219: 671-679. [百度学术]
VENKATASWARAN S,NAHMENS I,IKUMA L. Improving healthcare warehouse operations through 5S[J]. IIE transactions on healthcare systems engineering,2013,3(4):240-253. [百度学术]
CHUN SH,HWANG HJ, BYUN YH.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ase of Korean Construction Companie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86):507-512. [百度学术]
PATRICIJA B, DANIJELA T, EVELIN K. Do ISO standards favors logistics provider efficiency,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A Slovenian perspective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5, 26(2):275-295. [百度学术]
BONNEDAHL KJ, ERIKSON J. The role of discourse in the quest for low-carbon economic practices: a case of standard development in the food sector[J]. European of Management,2011,1(29):165-180. [百度学术]
PENG MW, SUN S L, PINKHAM, et al. The Institution-based View as a Third Leg for a Strategy Tripo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9,23(3): 63-81. [百度学术]
谭智,王翠竹,李冬阳.目的国制度质量与企业出口生存: 来自中国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8):25-38. [百度学术]
MARKUSEN J. Modeling the Off shoring of White - collar Services: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the New Theories of Trade and FDI[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 Working Papers,2005. [百度学术]
彭雪蓉,魏江.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与企业生态创新——高管环保意识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5,33(7):1109-1120. [百度学术]
KAMMERER D.The effects of customer benefit and regula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duct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in German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8(8) : 2285-2295. [百度学术]